曝氣生物濾池
2015-06-09 關鍵詞:閱讀: 次導 讀 | 曝氣生物濾池(BAF)水處理技術說明: 鋪砌生物濾池(Biological Aerated Filter,以下簡稱BAF)是20世紀80年代末在歐美發展起來的一種新型的污水處理技術,該技術已被證明 |
曝氣生物濾池(BAF)水處理技術說明: 鋪砌生物濾池(Biological Aerated Filter,以下簡稱BAF)是20世紀80年代末在歐美發展起來的一種新型的污水處理技術,該技術已被證明是一種高效能、低成本和體積小的污水處理系統。 1985年就有15個曝氣生物濾池處理廠在運行,到90年代初,已發展到50多個曝氣生物濾池處理系統,其中30個在法國(R.PUKE,1992)。 在最近幾年,曝氣生物濾池技術又有了長足的進步。國外著名環保公司都將其做為拳頭產品。在加拿大正在興建41萬m3/d的曝氣生物濾池污水處理設施,在法國和德國已分別建成24萬m3/d和31萬m3/d的曝氣生物濾池處理設施。 在國內,大連市利用世界銀行貸款,正在建設日處理12萬m3/d的馬欄河城市污水處理廠,引進德國Muler公司的曝氣生物濾池工藝技術。同時,該工藝技術在我國的中水處理、生活污水處理和工業廢水處理也不斷地得到應用。 該技術在國外飛速發展并被廣泛應用是有其背景的。首先,在20世紀80年代末,歐洲出臺了更嚴格的出水排放標準,要求處理出水達到脫氮除磷的要求,而常規二級生化處理要達到該目標是困難的。由于環境標準日益嚴格,而污水處理工藝的去除率對于某種技術而言又是相對保持在一個特定的水平上,這勢必造成一種矛盾,而解決的唯一辦法是對技術進行革新。此外,污水處理設施被建在離城區越來越近的地方可利用的土地是很有限的。這樣,處理設施必須能達到處理要求,系統必須緊湊,另外還要避免氣味和噪音的產生,這些目標及市場需求刺激了污不處理技術的進步,鼓勵一些新型的類似生物曝氣固定膜系統技術的發展。而曝氣生物濾池是有代表性的一種,其應用范圍之廣泛足以說明該技術的優點與特色。 由于在生物降解的同時,還結合有物理過濾作用,曝氣生物濾池可達到高的BOD5和氮去除率。固體顆粒也被截持,因此省去了二沉池。由于物理過濾和生物過程會在濾池中產生固體物的積累,需要定期用反沖洗來清洗這些固體物。在正常曝氣外,還需提供反沖氣和水,系統中共有三相: ――固相:由粒狀填料組成,提供微生物生長的場所以及SS的截留; ――液相:固相在其中淹沒,由于進水而不斷的更新; ――氣相:由進入濾池的空氣形成。 曝氣生物濾池是一種接觸生長系統,高比表面積及粗糙多孔的顆粒填料,可以積累高達10~15g/L的微生物量,約3倍于懸浮生物系統中的污泥濃度。經過過濾的處理出水,經過底部的集水系統排放。隨著處理的進行,濾層中積累原生物固體及其懸浮固體不斷增加,水流經過濾層的阻力不斷增高,出水速度降低,使液位升高。當水位上升一定的高度時,需進行反沖洗。曝氣生物濾池定期地利用處理后出水進行反沖洗。排除增殖的活性污泥和截留的懸浮物。反沖洗一般為氣水同時反沖洗。 BAF的主要特點是:
1、投資省包括機械設備、自控電氣系統、土建和征地費;
2、占地面積小通常為常規污水處理占地面積的1/3左右,若要達回用水要求,為常規處理占地面積的2/3左右,處理站布置緊湊,美觀;
3、處理效果好曝氣生物濾池技術是歐洲在20世紀90年代大力推廣的技術,可以滿足最嚴格的排放標準。所以,在處理出水要求嚴格的地區,可以選用曝氣生物濾池系統。曝氣生物濾池系統不僅可被用于二級處理的碳污染物去除,而且可被用于三級處理,使處理出水BOD5、SS和NH3-N分別達到10、10和1mg/L,處理水質量高,完全滿足回用標準;
4、工藝流程短,氧的傳輸效率高,供氧動力消耗低,處理單位污水的電耗低;
5、過濾速度高,處理負荷大大高于常規處理工藝;
6、抗沖擊性好,受氣候、水量和水質變化影響小;可建成封閉式廠房,減少臭氣、噪聲及對周圍環境的影響,視覺感覺好;
7、全部為模塊化結構,便于進行后期的改擴建。
8、處理效果穩定曝氣生物濾池搞沖擊負荷的能力強,對于一些中小型城鎮水量、水質變化較大的情況,不會對曝氣生物濾池的處理效果產生太大的影響。另外,由于微生物是生長在粗糙多孔的粒狀填料表面,微生物不會流失,即使設施長時間不運行,也可在幾天內恢復并達到設計要求。
9、空氣溶解效率高,節省能源,負荷能力高,處理效果穩定,自動運行,維護管理方便,隨著水量的變化,可以自動調節曝氣生物濾池的運行個數。